一、了解失信被执行人
失信被执行人,是指在法律判决或仲裁裁决生效后,被执行人未按期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,经人民法院依法裁定为失信被执行人。失信被执行人怎么撤销呢?下面,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。
二、撤销失信被执行人的条件
1.被执行人已全部履行了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。
2.被执行人已部分履行了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,但未履行完毕的,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。
3.被执行人确有困难,无法立即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,经申请执行人同意,人民法院可以裁定中止执行。
4.被执行人提供担保,且申请执行人同意的。三、撤销失信被执行人的程序
1.被执行人向执行法院提出撤销申请。
2.执行法院依法审查,对符合撤销条件的,裁定撤销失信被执行人名单。
3.执行法院将撤销裁定送达被执行人和申请执行人。四、撤销失信被执行人的注意事项
1.被执行人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,否则,执行法院将依法强制执行。
2.被执行人提出撤销申请时,应提供相关证明材料,如已履行义务的证明、确有困难的证明等。
3.被执行人提供担保时,应确保担保的真实性和有效性。五、撤销失信被执行人的法律依据
1.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》第二百四十一条规定:“被执行人未按判决、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,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。被执行人未按判决、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其他义务的,应当支付迟延履行金。” 2.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(试行)》第二十七条规定:“被执行人未按判决、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,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。被执行人未按判决、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其他义务的,应当支付迟延履行金。”
六、撤销失信被执行人的好处
1.提高被执行人的信誉度,有利于其今后在社会上的交往和合作。
2.减少被执行人的经济负担,有利于其生活质量的提高。
3.避免被执行人因失信被执行人而受到限制,如限制高消费、限制出境等。失信被执行人撤销并非易事,但只要被执行人积极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,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,就有可能撤销失信被执行人名单。在此过程中,被执行人应遵循法律规定,诚信守法,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。